当前位置:首页 > 火币交易平台 > 区块链“潜入”司法场景

区块链“潜入”司法场景

财掌柜中国3年前 (2022-07-22)火币交易平台192

本报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

区块链作为核心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与数字社会的融合正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在司法应用领域的创新实践正不断涌现区块链。

日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表示,江苏法院区块链节点已经存证电子材料、业务信息等数据377.9万份,上链法院83家区块链。截至目前,在“区块链+司法”应用领域,已有北京、杭州、广州、石家庄多地人民法院布局区块链平台。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自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合法性首次被承认以来,区块链在推进解决取证难、存证难、认证难问题上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区块链。同时,随着探索步伐的加快,国内对司法区块链探索的发力点正在从单纯的技术研究,向场景融合方向转换。

各类主体相继涌入

信息时代,电子证据大量涌现,但数据丢失、数据不完整甚至被篡改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区块链。

在对电子证据存证、上链证据在线验证等环节优化的探索过程中,各地互联网法院与一批区块链技术公司率先看到了区块链作为一种可以建立信任机制的技术,在解决电子证据问题上的潜在价值区块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发布的互联网典型案例,2018年,全国首次对区块链电子存证的法律效力进行认定区块链。案情介绍显示,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秦科技”)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区块链技术对电子数据进行了存证固定,确保了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故确认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认定侵权的依据。

2018年,北京互联网法院构建“天平链”司法区块链平台,并于2019年首次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执行,将链上数据与链下司法信息系统融合利用区块链。

上述案例也成功点燃了各方对区块链司法应用领域的探索热情区块链。各地法院、原生区块链技术公司、司法鉴定中心、公证处以及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展搭建司法区块链平台工作,作为节点参与方的行业组织、实体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也陆续加入。

北京信任度科技(以下简称“信任度”)CEO、最高法司法链特聘专家马臣云向记者介绍,业内目前对于面向司法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最高法、互联网法院等直接牵头搭建的司法区块链平台;第二类是由技术公司联合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律师事务等提供的服务,比如出具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报告服务区块链。

“第一类应用定义了接入规范和证据内容要求,与法院系统联动,可以实现快速验证区块链。第二类应用如果没有与法院的联盟链打通,那么后续还需要法院对其证据真实性进行认可,在效率与效力层面就略微逊色。”马臣云解释道。

数秦科技联合创始人、数字政法事业部负责人陈豪鸣表示,接入法院搭建的司法链,让电子证据与法院系统进行直连,直接决定了能否实现区块链电子证据快速验证、无感验证区块链。

关键在于谁离业务更“近”

“只有来源于一线业务实践的需求才是真需求,以此延伸出的应用场景才更有生命力区块链。”趣链科技联合创始人匡立中表示,虽然区块链与司法场景融合速度不断加快,但仍然存在一些痛点、堵点,比如在技术提供侧,真正洞悉司法实务痛点又具备区块链技术思维,并能够产出技术路线可行、便捷一线业务人员使用的解决方案非常难得。

展开全文

在参与者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业内逐步形成一种共识:以电子存证为代表的司法区块链应用,竞争关键并非技术,在技术之外的其他因素在未来或许更加值得关注,比如运营场景与生态的综合能力区块链。

马臣云表示,区块链面向司法的应用经过几年的探索,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即便存在技术门槛也不会是关键壁垒区块链。未来,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或将是生态能力。“以简单的联盟链搭建作为服务方向不能真正发挥链的价值,从确权到授权,最终到维权,这一系列的服务才是用户的最终需求。”

陈豪鸣也向记者坦言,证据保全本质上还是属于工具范畴,很容易落入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之中,即便是在优化与提升用户体验顺畅程度上大力推进,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区分度区块链。“技术不会是最关键的壁垒,对业务的深入理解才是构建‘护城河’的关键所在。”

“越深入了解业务越会发现,司法区块链工作在面向不同领域时的差异性区块链。”陈豪鸣以金融场景为例指出,金融信贷业务往往伴随着逾期纠纷、牵涉主体广泛,面临电子证据繁杂、认定困难、成本高昂等问题。在传统方式下,要将证据全部打印再进行盖章,法院接收到纸质证据材料后也要人工进行审核。面对提升案件处理效率的需求,数秦科技在银行放款过程中,实时将数据上链,形成标准化方案,在出现违约情形时,通过系统化的方式将证据归档组合发送至法院。对于法院而言,可以进行快速验证与核查。

协同治理新模式

有原生区块链公司高层认为,在“司法+区块链”融合场景下,一直存在着各方协同难题区块链。“由于司法一直处于‘最末端’,其发挥的定分止争价值往往属于间接社会效益,短期内的直接经济效益不够突出,对决策者的吸引力比较有限。”

而从目前的一些实践来看,这一情况正在成为“过去时”区块链。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发挥实效的环节已不局限于诉讼环节。比如,石家庄金融法庭利用区块链技术牵头建设的“融E调金融小额纠纷诉源治理平台”,从纠纷的源头出发,采取过滤、分流、筛选的分层理念,实现逐层分流治理,为节约司法资源、诉源治理提供了创新思路。

5月底,最高法在《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司法公信、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区块链。到2025年,建成人民法院与社会各行各业互通共享的区块链联盟,数据核验、可信操作、智能合约、跨链协同等基础支持能力大幅提升,司法区块链跨链联盟融入经济社会运行体系,主动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治理、风险防范化解和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数字中国和诚信中国建设,形成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区块链司法领域应用模式。

“对内赋能司法审判,对外赋能社会治理也是我们当前应用落地的重要思路区块链。”马臣云表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掌柜中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zgqygl.com/pt/630.html

分享给朋友:

“区块链“潜入”司法场景” 的相关文章

娱乐圈开始流行“小号”人设了吗?

娱乐圈开始流行“小号”人设了吗?

不知道有没有网友发现,最近娱乐圈因为小号上热搜的明星特别多,小号是什么?官方这样定义:为了不让认识自己的人发现自己的身份,从而另外注册一个号码在网站或论坛上发表言论,进行网络活动等非小号。 但是显然,因为好几位明星,“小号”的定义变了味非小号。现在小号不再是无人知道的马甲,而是全网皆知的明星另一个账...

大案揭秘!冒充“炒币老师”骗1894万,73人获刑!

大案揭秘!冒充“炒币老师”骗1894万,73人获刑!

以科技公司为掩护 通过分设不同银庄部 冒充“炒币老师” 利诱被害人充值、投资 4个月骗取1894万 最终该团伙73人获刑 今天河南法院向社会通报炒币了该案 2018年7月至案发,武汉第二世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代号“傲仙宫”)陆续成立了代号“七星堂”“昆仑派”等分公司(统称为“银庄部”),银庄部内设庄主...

虚拟货币 BTC ETH为什么这么火?

虚拟货币 BTC ETH为什么这么火?

直 播 课 程 btc我们一起学习 精 心 设 计 的 课 题 周六 周日 LIVE #1: 5/28 虚拟货币 BTC ETH为什么这么火btc? 近年来,虚拟货币的巨大浪潮对传统的货币带来了冲击,也为市场带来了无尽的机遇btc。虚拟货币(Cryptocurrency)通过密码学原理,确保交易安全...

异丁烯基三甲基硅烷trimethyl(2-methylprop-2-enyl)silane,18292-38-1

异丁烯基三甲基硅烷trimethyl(2-methylprop-2-enyl)silane,18292-38-1

中文名:异丁烯基三甲基硅烷 英文名:trimethyl(2-methylprop-2-enyl)silane 中文别名:(2-甲基烯丙基)三甲基硅烷 英文别名:Methallyltrimethylsilane 分子式:C7H16Si CAS:18292-38-1 分子量:128.287 供应商:西安...

USDD重塑稳定币新格局,成稳定币3.0时代的引领者

USDD重塑稳定币新格局,成稳定币3.0时代的引领者

最近,受整体环境和金融周期的影响,使加密市场处于瀑布式下跌行情usdt。从Celsius 的暴雷到 stETH 的脱钩等事件,引发了全球用户对 USDT 和 USDC 等主流稳定币资产的不安和恐慌。 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中交易和流通的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usdt。孙宇晨的USDD就是继DAI之后...

男子盗骨灰敲诈等值26万元加密货币,再勒索时被害人报警

男子盗骨灰敲诈等值26万元加密货币,再勒索时被害人报警

尾随出殡队伍确定墓地位置后盗取骨灰盒,联系家属勒索50万个USDT币(一种虚拟货币)——7月11日,经温州永嘉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该敲诈勒索案一审宣判,被告人赵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usdt。 2021年9月,赵某在永嘉县某街道偶遇一支送葬队伍,一路尾随到墓地,冒出挖骨灰盒敲诈的疯狂念...